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详情 > 正文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风采丨支教路上写春秋 志愿青春映边疆

作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吴明雪    发布日期:2025-04-25   点击:428

“每当站上讲台,望见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便更加坚定了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信念。”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2022届毕业生杨启帆动情地讲道。

20228杨启帆响应国家号召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新疆阿勒泰地区投身支教一线。两年来,潜心教学、扎根讲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传播中华文化,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青年是肩负使命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成为青年服务国家战略、锤炼品格的"思政大课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杨启帆扎根西部一线,以坚定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在祖国边陲线上一笔一划书写出感人至深的青春华章。

【开疆拓土:青春志愿者的西部使命与担当】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杨启帆的青春选择,也是一名新时代青年的信仰回响。

2022年毕业时,毅然放弃城市就业机会,远赴新疆哈巴河县,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名支教志愿者。在哈巴河县第一小学,面对语言障碍、资源匮乏等困难,毫不退缩。作为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趣味互动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快乐成长,还用真诚和热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成为他们喜爱的“杨老师”。课余时间,积极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带领学生拓展训练,增强团队精神,甚至代表学校参加地区广播体操比赛,与同事携手夺冠,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蓬勃朝气,也为当地教育增光添彩。

大学期间,始终秉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青春育才:在大西部实践中塑造未来栋梁】

“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我希望成为那扇打开世界的窗。”杨启帆谈及那段支教岁月感触良多。两年来,她亲历学生成长,在奉献中实现自我超越,用青春点燃梦想,在边疆热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与价值。课堂上一双双灵动眼睛的热切注视,无声诉说着扎根大西部的价值与意义,祖国边陲每日徘徊的三尺讲台,成为她此生意义非凡的一段人生之路。杨启帆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西部计划的育人价值。这项国家战略不仅为西部输送了新鲜血液,更搭建起青年扎根基层、淬炼成长的广阔舞台,让高校育人实践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花结果。

【守土立业:西交院在国家战略中培育青年力量】

作为一所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使命担当,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基层引导的政策要求,积极推动“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征兵入伍”等项目落地见效。

学校持续构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基层人才支持体系,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厚植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完善制度保障,出台实施办法,设立专项奖学金,提供全方位支持;搭建协同平台,与多地教育、交通系统深度合作,打造志愿实践共同体;深化实践育人,依托行业资源,探索“专业+基层”定向培养和“志愿服务+岗位锻炼”的成长路径。

杨启帆的事迹正是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自强不息,修德载物”校训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学校高质量育人理念的有力体现。在这一良好生态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像杨启帆一样的学子投身西部、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点亮青春理想,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砥砺奋进:青春在西部大地上开花结果】

从阿勒泰的课堂到乡村的操场,从繁华的城市校园到广袤的边疆戈壁,杨启帆的故事并非个人的独奏,而是千千万万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共同乐章。她提笔板书,写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崇高追求,更以实干精神写下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服务人民中涵养大德,在基层岗位中砥砺真才,在青春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杨启帆和无数志愿者们正用实际行动照亮西部、支撑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日的杨启帆,明日的无数西交院青年,正以昂扬的姿态投身西部,在教育、医疗、农业、治理等诸多领域挥洒热血、担当重任。未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将持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国家战略导向,引导青年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强国建设的浩荡征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如杨启帆一般,以奋斗为笔、以热血为墨,在祖国广袤的西部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陕西篇章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