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赴宝鸡开展 “重走宝成铁路,传承道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时间:2025-04-23 作者:赵蓓 浏览量:36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依托课程,4月19日-20日组织200名师生前往宝鸡市,开展“重走宝成铁路,传承道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合影留念

  19日,师生们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该馆作为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馆内珍藏的何尊、逨盘、秦公镈等国家一级文物让同学们叹为观止。在“周礼之邦”“帝国之路”等展厅,讲解员以“何尊”中的“中国”二字铭文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西周礼乐制度与秦人崛起的史诗。大数据2401班任欣雨在镇馆之宝“折觥”前驻足良久,感慨兽面纹上的每一道线条都藏着先民的智慧,课本上的图片远不及实物震撼!通过文物观摩、专家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完成了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


学生在铁路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20日,同学们重走宝成铁路,参观灵官峡景区。灵官峡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要路段,也是著名作家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创作原型地。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铁路文化体验馆、隧道遗址纪念馆等展区。通过历史照片、工程沙盘、实物展陈和VR沉浸式体验,大家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筑路工人如何在悬崖绝壁间以人力开凿隧道、架设桥梁的感人故事。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每一寸钢轨都浸透着汗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工人的力量!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要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传承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宝成铁路精神。

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返程途中,同学们分组分享了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将宝成铁路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做新时代的“筑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