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详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时间:2019-08-30 作者:转自共产党员网 浏览量:2596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名言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书解篇》。《书解篇》的主要内容,就是替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进行辩护。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错误的人在诸子。作为哲学家,王充的话是落在“知经误者在诸子”的。王充生活在经学极盛的东汉时期,但他对那些死守经书、死守门户之见、轻视诸子的经师们是非常不屑的。在他看来,经过秦始皇的一把火,儒家经典基本上已经烧绝了,但其他的诸子百家却没有被烧掉。后来被奉为经典的那些儒家著作,基本上都是汉代建立之后,凭着一些残简,以及几个老儒的回忆加工而成的,内中的舛误一定不少。纠正这些错误,就只能跳出儒家之外,通过诸子百家来完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都是作为类比的材料,来说明“知经误者在诸子”的。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出处和大致背景就是这样。尽管在王充笔下,这两句只是用来说明“知经误者在诸子”的一则类比材料,但语言一经说出,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与价值。它非常准确地指出,评价政策的优劣得失的应该是政策的施行对象,也就是民间百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群众”。

  为什么作为政策的施行对象,也就是群众,才最有资格评价政策的优劣得失呢?王充说得好——房子漏不漏,盖房子的人说了不算,住在房檐下的人说了才算;同样,政策是为了施行的,施行是要看效果的,而这个效果,只有施行对象才有最清晰而直接的感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政策的效果不是其制定者所能完全决定的。历史上那些为了少数人谋求私利的恶政我们不去说它,即使那些主观上是为百姓谋利益的善政,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历史上的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从其初衷来讲,都是好的。但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一项政策,涉及到制定者、执行者、被执行者;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政策的制定者水平如何?政策推出的时机是否恰当?考虑面是否周全?是否存在漏洞?政策的可执行性到底怎样?政策的执行者是否得力?等等。另外,就算这些都没有问题,政策也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当其所针对的问题解决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必需因时因地制定新的政策方针。这就好比施药治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反馈,药物的选择、剂量的大小都要随之调整。一言以蔽之,一劳永逸、十全十美的政策其实是不存在的,对于最优的追求其实只能是个相对的过程,并且必须谋求一个动态的机制来减少或纠正政策的偏失、缺失和漏失之处。

  站在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就会觉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百姓是政令的直接关切者,他们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对于政令的效用和缺漏有着另一视角的观察,“问政于民”其实是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和长效的修正机制。

  听政于民一向是我国的传统,从采诗到互联网,形式在变,内核依然。网络为群众表达情绪意见、参与公共治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机会。这正是发掘群众意见、检查理政得失千载难逢的良机,应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就是,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主观感觉作为依据,更不能固执而武断地判定事情;而要将我们行动对象的真实反馈和效果作为依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取得有效的成果。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