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句话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可谓是高屋建瓴,语义深刻。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出自《大学》,原文是:“《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意思是:“《诗经》说,殷商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天意和它是相衬的。如今我们应该把它当作前车之鉴,天命才能永远在我们这边。为政者能够得到民心,就能治理好国家,如果失去了民心,国家就会走向灭亡。所以君子最看重的就是德行,有了良好的德行才能争取到人心,得到人心才能得到土地,有了土地才能拥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满足衣食用度。”这段话一边追述商朝往事,一边用往事告诫当世,层层推论,强调的是民心的重要性。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代表作“四书”之一,本来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唐代文学家韩愈、李翱对它大力推崇,到了北宋,司马光又编订《大学广义》,这时候《大学》才独立成书。后来朱熹把它列在“四书”之首,《大学》地位再次得到提高,成了学子必读的经典。《大学》里面论述民众重要性的句子,除了“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以外,还有很多。比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和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保持一致,老百姓才能支持你,不然百姓讨厌什么,你就享受什么,百姓喜欢什么,你就诋毁什么,那老百姓为什么要支持你呢?这也就是《大学》中进一步论述的“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同“灾”)必逮夫身”。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的出处和大致背景就是这样。实际上,对于一直想通过争取民心来维持政权稳定的儒家来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一个被历史实践证明的普遍真理,它也到了人们极大的认可。
要“得众”,一要施惠于民,二要取信于民。
施惠于民,不能只是施些小恩小惠给百姓,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关注、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把握住了民众真正需要的,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实现君王的伟业。事实上,这种理念不仅仅适用于乱世。治世得民心,可以安定社稷;乱世得民心,可以扫荡乾坤。无论什么时候,施惠于民这条线都不能断。
人无信不立,国家也一样。一个说话不算数的政府注定无法得到民众的信任,也就没法保证政令的顺利推行,长此以往,国家的灭亡就成为了必然。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称赞商鞅变法时取信于民的举动:“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讲的是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说明的是民心对于政权的重要意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都喜欢朋友,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顺利的环境中,这也是“得众”。而个人的“得众”之道相对于国家来说要简单得多,它需要的往往只是真诚加一点人际交往的小技巧。
三人成众,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心。人心的得与失之间,不仅是个人的成败,更是家国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