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学校理事会研发中心精心制作的6件铁道车辆实体剖视部件于我校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正式亮相。我校首次将实训教学实体剖视部件加入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这一举措将为学校轨道交通专业实训教学注入强劲动力。
《实体剖视部件》 (正面)
《实体剖视部件》 (夜间)
《实体剖视部件》 (俯视全景)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精心建设与技术攻坚,6件铁道车辆实体部件教具正式“入住”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地下展示池。104型制动缸、104型空气分配阀(主阀)、104型空气分配阀(紧急阀)、远心集尘器(独立式)、St2-250型双缸间隙自动调整器、1号缓冲器(摩擦式)分别以剖面展示的创新形式将内部精密结构完整呈现于两个展示池内。本次在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共建成三个展示池,空余展示池将为后续教学预留。
面对部件材质硬度大、结构密度大、切割操作空间小,切面多等问题,理事会研发中心以手工切割为主要制作方式,兼顾创新性、实用性与观赏性,将实体剖面部件放置于地下展示池内,以防弹玻璃封顶,巧妙解决了精密部件的防尘问题。池内照明及其他用电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供电,具备人体感应开关、自动旋转展示、自动除雾以及积水自动排放等功能,确保在复杂天气条件下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像我们所了解的很多用工单位会将实体剖视部件应用于部门新工培训中,我们现在多使用实体剖视部件,实际上是将企业要求前置进实训教学中去,有效缩短了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时间,培养具备扎实实操能力及较强专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理事会研发中心工作人员谈及研发初衷,再次强调了实体剖视部件的教学服务功能。
铁道车辆实体剖视部件作为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依托,在提升专业认知与实操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铁道车辆内部结构的了解多源于书本图片与二维图纸,平面化的学习方式,学生难以精准把握部件的立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而实体剖视部件可以将车辆内部精密复杂的结构完整呈现,学生近距离观察活塞、弹簧、阀片等细小零件的实际形态与安装位置,以三维视角构建专业认知,将打破思维壁垒,显著提升实训学习效能。
未来,学校轨道交通专业始终以“以训促教”为中心,围绕企业用工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壁垒,构建“学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将实训作为连接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的核心枢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