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美育中心组织《艺术概论》课程实践,带领学生们前往鄠邑区蔡家坡艺术村、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以及曲江池遗址公园,展开了一场艺术与历史的探索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化《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大一新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首站——鄠邑区蔡家坡艺术村。蔡家坡艺术村位于风景秀丽的秦岭北麓,是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与乡村完美融合的典范。走进蔡家坡,墙上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映入眼帘。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和乡村情感。让他们了解到,蔡家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探索艺术赋能的新路径,通过引进“艺术村长”制度,将艺术元素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原本朴素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站——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作为西北地区农民画艺术的璀璨明珠,收藏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的农民画作品。走进博物馆,一幅幅色彩鲜艳、构图质朴、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民画作品映入眼帘,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每一幅画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乡村故事,传递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到创作技法与表现形式,再到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教师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将农民画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精髓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他们对农民画艺术的独特美感表示由衷地赞叹,对农民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农民画艺术的理解与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第三站——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以曲江水面为中心,整个园林的布局体现了唐代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园中有水面如镜的池塘、曲桥、亭台楼阁和曲水流觞,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和景观效果。这种布局不仅展现了唐代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体现了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审美理念的精妙。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特别对园林中的假山、花坛、廊桥等古典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元素的形状、材质和构造,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元素在园林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园林景观。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还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心得。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课让他们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他们不仅提升了艺术鉴赏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艺术实践课不仅是一次艺术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我校《艺术概论》课程的一项全新教学改革尝试,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理论,提升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它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智慧去领悟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力量。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者和艺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