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公共必修课程《艺术概论》的课内实践逐步拉开序幕。美育中心通过分阶段、分主题的实地实践学习,带领学生在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鄠邑区蔡家坡艺术村及关中民俗博物院,展开了一场艺术与历史的探索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化《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首站——鄠邑区蔡家坡艺术村。漫步于充满创意的村落,风格迥异的艺术装置、色彩斑斓的墙体彩绘,以及村史馆、美术馆内丰富的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赋能乡村的创新实践。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观察与记录,初步感知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多元表达形式,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和乡村情感。让他们了解到,蔡家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探索艺术赋能的新路径,通过引进“艺术村长”制度,将艺术元素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原本朴素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站——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作为西北地区农民画艺术的璀璨明珠,收藏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的农民画作品。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学生们系统梳理农民画从起源到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创作技法与表现形式。一幅幅色彩鲜艳、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民画,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课堂延伸至馆内,师生围绕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将理论知识与鲜活的艺术实践紧密结合。
第三站——关中民俗博物院,开启传统文化深度研学之旅。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群落、精妙绝伦的砖雕木雕、丰富多样的民俗展品,全方位展现了关中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博物院中,学生们不仅驻足观赏各类文物,更深度参与到文化体验活动中——在艺人和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亲手尝试古建筑图案拓片制作,感受传统技艺中“以纸传史”的独特魅力;现场沉浸式体验华阴老腔表演时,铿锵激昂的唱腔、刚直高亢的曲调,搭配艺人震撼人心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学生们或跟随节奏鼓掌,或尝试学习唱腔。从传统农耕文化到民间手工艺,从礼仪习俗到戏曲表演,通过实地观摩与互动体验,学生们深刻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根基。
这种分层推进的实践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培养了独立思考与审美创新能力。参与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不仅提升了艺术鉴赏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艺术实践课不仅是一次艺术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它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智慧去领悟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力量。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者和艺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