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细内容  /  正文

文章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参加 “追寻历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培训班

作者:丁玉玲    发表时间:2025-01-27    浏览量:270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113日至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陕西省干部培训中心的协助下,组织教师赴云南参加“追寻历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培训班。



“追寻历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培训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采取主题报告、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辗转丽江、大理、腾冲多地。114日上午,在丽江举办了开班仪式。

陕西省干部培训中心高灿主任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此次云南培训通过踏寻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等红色遗迹,感悟长征精神,回首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云南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红色故事与红色记忆,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段联合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学习是导根问道,寻找初心,重温使命。初心在时间的流逝中会被淡忘,使命在代际传递中会被稀释,理想与意志在安逸中会被消解,道德的桥基在人欲横流中会被冲垮。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丰畗红色经验材料储备,提高理论分析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学生思想引导能力和疑惑解答能力。

 

教师尹发沅作了“坚定信仰跟党走,立德树人铸师魂”的专题讲座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共丽江市华坪县委党校教师尹发沅作了“坚定信仰跟党走,立德树人铸师魂”---张桂梅先进事迹及启示专题讲座。她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张桂梅精神形成的轨迹、价值意蕴、精神启示和如何学习践行张桂梅精神。她激励教师要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守平凡岗位,踏实做好本职工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转化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谱写好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观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

 

参观石鼓镇红军纪念馆

 

参观白族农家小院

 

参观艾思奇故居

 

参训教师于国殇墓园缅怀烈士

在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陆续参观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了解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的英雄人物故事、重大历史事件,读懂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参观了方国瑜故居,了解到方国瑜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用自己平淡的几十年书写了传奇的一生;参观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了解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的光辉历史;参观了大理古生村乡愁小院。了解了大理市、镇、村干部群众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人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参观了周保中将军纪念馆,感受周保中将军忠诚于党、献身理想的优秀品质;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感受老一辈苍洱英才的奋斗历程,感恩生活,珍惜当下;参观了和顺图书馆和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故居,了解了“人民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与革命历程;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感受了在滇西抗战中中华民族展现出的团结勇敢、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国殇墓园,沉痛缅怀革命烈士。

“追寻历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培训班结业仪式

在结业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艳作了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培训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场深刻地心灵洗礼。同时,她希望教师们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要汲取前进力量,增强责任。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四个自信”,用好思政课这个渠道,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神圣使命。

本次培训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精神洗礼,大家感受颇深、获益匪浅。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守思政课教师的初心和使命,立足本岗,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奋力前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为实现我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