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在7月1日庆祝。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此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前行。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本。
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题。就是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就是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艰险、敢于流血、勇于革命。
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和鲜明的境界情怀,就是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坚定信念跟党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众多的革命先驱们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奋斗、为民奉献、为民造福,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1964年,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访南湖,题诗一首,诗作被镌刻成碑:
《南湖题诗》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
《董必武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周恩来总理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与他并肩作战的黄爱烈士牺牲后,周恩来写下了这篇悼亡诗:
《生别死离(节选)》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
永远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生死的路,
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周恩来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面对凶残狠毒的反动势力打压,为了鼓舞士气,邓中夏在《中国青年》杂志第三期上发表了《胜利》这首诗:
《胜利》
哪有斩不除的荆棘?
哪有打不死的豺虎?
哪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须奋斗着,
猛勇的奋斗着;
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
胜利就是你的了!
胜利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