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 团总支、学生分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相关要求, 开展校内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3 年 2 月 24 日-3 月 31 日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主办、协办单位
主办:校团委
协办: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科研处、校学生会
四、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参赛方式与要求
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 2023 年 6 月 1 日前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经核实有舞弊、抄袭、作假等情形的作品,由作者本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从该参赛学院总分中扣除一半分数,取消该学院参评集体奖项的资格。
1.申报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2 人。
2.申报集体作品:凡作者超过 3 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 3 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类作品进行评审。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机械与控制类: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类:教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类: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类:能源、材料、石油、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 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B 两类: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各学院在开展院内竞赛的基础上,向学校竞赛组委会选报在院级赛事中获得最高奖次的作品(数量见附件 1)。参赛作品必须由 2 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老师(或教研室) 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六、赛程安排
1.作品申报阶段:各学院积极动员,举办院级竞赛,每院将遴选的作品递交参加校赛(2023 年 3 月 15 日前提交团委);
2.学校初审阶段:团委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遴选入围答辩作品(2023 年 3 月 15 日至 20 日)并再次打磨;
3.推荐作品参加省赛:从终审决赛中遴选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赛(2023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10 日)。为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做实成势,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鼓励高校学生和指导老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竞赛拟设“揭榜挂帅”专项赛和校企联合专项赛(具体另行通知)。
七、表彰奖励
参赛的三类作品分别按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总数的一定比例设一、二 、三等奖、优秀奖 4 个奖励等次。以作品获奖数为基础,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最高荣誉设“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院;设“优胜杯”一名,授予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学院。计分方法为:一等奖作品每件计 100 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 70 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 40 分,上报组委会通过资格审核但未获奖作品每件计 20 分。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指导,竞赛组委会对指导学生作品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为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赛,获得竞赛挑战杯、优胜杯的二级学院可推荐优秀组织工作者,组委会将予以表彰。
八、工作要求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参赛学院要成立由本院主管领导牵头,教学、管理、团总支、学生会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确定院赛组织实施计划,确保赛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学院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普遍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进一步扩大竞赛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要坚持选拔和培养并重原则,对参赛学生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完成参赛项目的组队、作品打磨及申报各项工作。要坚决杜绝以学院科研项目冒充学生作品的现象,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
3.完善机制,强化宣传。各参赛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 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促进“挑战杯”系列竞赛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平台,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宣传工作,提高“挑战杯”竞赛的品牌效应。
报名表电子版发送至:929336661@qq.com
联系人:左晨曦 15291833020
附件:1.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学院参赛作品数量要求
2.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
表
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2023 年 3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