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首页/ 交院新闻/ 院部动态/ 正文
非遗匠心入校园,文化传承绽新彩

“非遗工匠进校园 ”活动圆满举办

来源:公共课部 吴璇 发布时间:2025-06-23 浏览量:

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劳动创造美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了解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学习他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6月18日我校公共课部劳动教育教研室精心策划的“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校内智慧教室成功举办,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盛宴。此次活动邀请了农民画、社火、泥塑、鼓舞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在四个智慧教室同时开讲,吸引了百余名学生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四位非遗传承人依次登场,他们分别代表了独具特色的非遗艺术领域。农民画传承人以质朴的画风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社火传承人带来了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表演,展现了传统民俗的热闹与喜庆;泥塑传承人用灵巧的双手,将泥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动物形象;鼓舞传承人则以激昂的鼓点和灵动的舞姿,传递出非遗艺术的韵律与力量。他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更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在场师生深入了解了每项非遗艺术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

非遗工匠为师生讲述非遗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此次讲座充分利用了智慧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师生提供了沉浸式的非遗学习体验。在农民画讲座现场,传承人通过高清投影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详细讲解了农民画的创作手法和灵感来源。学生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拿起画笔尝试创作,感受着色彩与线条的魅力。社火讲座则通过视频播放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师生领略了社火表演的宏大场景和精彩细节。泥塑讲座中,传承人现场示范泥塑制作过程,学生们跃跃欲试,在传承人的鼓励下纷纷动手实践,体验泥塑的乐趣。鼓舞讲座则以互动体验为主,传承人带领学生们学习鼓点节奏和舞蹈动作,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不断。

学生积极参与非遗艺术的实践,领略其中的风采与奥义

本次“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展示,更是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劳动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她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精神与劳动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为今后的劳动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近距离接触非遗传承人和非遗艺术,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道:“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这些非遗艺术,今天亲身体验后,才发现它们如此有趣和神奇,我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学习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此次“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是其在文化传承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师生之间的桥梁,不仅让非遗艺术在校园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非遗传承培养了更多潜在的传承者和爱好者。未来,劳动教育教研室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将更多的非遗艺术引入校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劳动教育教研室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合影并聘其为我校兼职教师

此次“非遗工匠进校园”讲座活动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它不仅为师生带来了难忘的文化体验,更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