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挑战杯省赛项目“电”亮未来团队师生5人前往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展了探索双碳目标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实地调查研究活动。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是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新型电力系统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开展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大型综合能源项目。
“电”亮未来团队在三门峡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参观了全省首批增量配电类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以150MW风电、22MW集中式光伏为“源”,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及输配电设施为“网”,依托增量配电区域用电负荷为“荷”,配置电化学储能系统为“储”。企业技术总监、项目主要负责人王总向师生们介绍了110KV升压站及配套线路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进入验收阶段,首台风机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并网发电,将成为三门峡市首个全线贯通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电”亮未来团队先后到达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指挥中心、项目展厅、“风光储”协同调度平台室、二级换能站、山顶风电场、末端用能站等地,开展了时间紧凑而又内容丰富的现场调研工作。
在“风光储”协同调度平台前,详细调研了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电力统筹调度,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的原理与技术;在山顶的风电场上,详细了解了风叶转动发电产生风电的原理、流程与系统组成;在末端用能站重点调研了“热电联产+储能”模式。详细了解了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发电过程中的废热转化为城市供暖能源,同时探索储能系统在调峰调频中的应用。企业技术总监王总最后强调了热电联产与储能的结合,既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增强电网稳定性,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户外实地调研结束后,“电”亮未来团队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领导、三门峡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企业高管、市属供热企业高管进行了“政策、技术、市场”为座谈主题的交流。示范区王主任介绍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支持的实施情况,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政策保障。王主任欢迎高校团队参与三门峡能源转型实践,愿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实地考察机会,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三门峡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朱总介绍了新能源市场化运营机制的顶层设计思想,公司有关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与实施计划。徐炜老师代表学院和调研团队围绕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技术创新难点,如何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献智献策”,通过项目牵引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本次座谈将当前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一是储能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二是并网标准不统一,影响项目推进;三是市场化机制不完善,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作为团队调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下一步,团队将结合调研的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推动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
“电”亮未来团队将把调研成果整理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路径与合理化建议》调研报告,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希望通过‘挑战杯’平台,聚焦源网荷储技术实践,宣传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青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