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 文章内容

中兴通信学院赴上海参加DeepSeek 深度求索培训会

作者:中兴通信学院 杨馨烨     发表时间:2025-03-28    浏览量:206

近日,中兴通信学院徐炜、金曙光和黄军峰三位老师参加了中教师培在上海举办的“DeepSeek 深度求索: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实践工作坊”的培训。这是一次极具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为我们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培训伊始,工作坊的组织者对本次培训的目标和议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明确指出,此次培训旨在深入探讨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最新理念和实践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在课程建设方面,培训讲师着重强调了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不应只是泛泛而谈,而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到,一个清晰、具体、可衡量的课程目标是课程成功的基石。同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至关重要。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实用性,既要涵盖基础知识,又要融入前沿的学科动态和实践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创新是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之一。讲师们分享了众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翻转课堂等。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问题导向学习则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翻转课堂则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实践活动。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参与了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以某一具体的课程为例,运用所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理念的应用方法,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培训还安排了实地考察环节。我们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了一些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通过现场观摩和与相关负责人的交流,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创新教学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徐炜老师在培训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了自己对于课程建设中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的见解。他认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比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金曙光老师在对教学创新方法中的评价机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学模式下,评价机制应当多元化,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项目成果、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黄军峰老师关注到了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中的角色转变。他认为,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首先,我们将重新审视和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根据培训中所学的课程目标制定原则,明确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紧密契合。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整合,删除过时和重复的部分,增加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其次,积极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我们将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合作能力、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不断进步。最后,我们将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分享各自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团队的力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把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