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公共课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首页 - 文章详情 - 正文
劳动教育教研室开展“非遗面塑制作”劳动体验课 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作者:王青兰    发表时间:2024-11-01    浏览量:888

  面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课堂内容,同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劳动教育教研室计划开展一系列非遗技能培训。20241031日,由公共课部主办、劳动教育教研室承办的面塑技能学习顺利进行,本次培训邀请了白鹿原王氏面塑非遗传承人王建勇老师授课,学校有关部门与劳动教育教研室的老师共同参与。


 

  授课伊始,王建勇老师首先科普了面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特点,使本校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了面塑艺术的魅力,为后续的技能学习打下基础。本次学习的作品是醒狮,王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醒狮的特点、典故等,让老师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王老师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制作过程,包括揉面、塑形等步骤,还展示老人如何运用捏、搓、揉、掀等手法来塑造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若干小块,再用剪刀、量尺等工具,为面塑添加眉毛、胡须、耳朵等细节部分。


  为了确保参与学习的各位老师都能够掌握面塑的制作技艺,王建勇老师手把手教学,耐心地指导大家进行每一个步骤,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帮助老师们逐步掌握了面塑的制作技巧。在授课过程中,王老师也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和意见,并针对老师们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这种互动交流也增强了老师们对面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非遗进校园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要想非遗传承更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是主阵地,也是最好的载体。本次面塑技能培训,各位老师加深了对面塑的理解,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面塑艺术的博大精深,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将这种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也对包括面塑艺术在内的传统手工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正是劳动育人课程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