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青年在实践中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思想和劳动观念,我校公共课部劳动教育教研室于2024年7月10日-7月13日组织14名师生团队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圣地熔炉”劳动教育实践调研。本次调研以“红色+劳动”为主题,从学习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劳动精神三个方面开展系统的实践与研究。
首先走进了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是毛主席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从1938年日军轰炸延安后,当时的中共中央就搬到了这里,一直到1943年10月才离开。期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我们走进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地参观学习,感受了这座古朴而庄严的建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洗礼,饱尝战火与硝烟依然风姿如初,熠熠光辉,眼前仿佛还能看见一代老革命家为了人民呕心沥血的情景。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
劳动教育实践队在中共七大会址留影
随后又走进了枣园革命根据地。这是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走进枣园,看到眼前的场景,师生们感受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与艰苦斗争,更是领悟新时代需要将延安精神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枣园革命根据地重温峥嵘岁月
第三站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讲述着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师生们详细了解了我党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由来,延安精神是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系统学习延安精神
第四站走进南泥湾。师生们了解到,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战胜内外困难,党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目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在短短的三年内,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如今的南泥湾更是绿色乡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生。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南泥湾感受我党劳动场景
第五站来到了梁家河。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知青劳动场景,感动于了总书记在年轻时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村民修通道路,办起缝纫社、代销店、磨坊和铁业社,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的奋斗故事。一件件实物和一张张图片,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劳动对人生的重要性,只有经过艰苦的劳动历练,才能树立起伟大而坚定的人生理想与培育深厚的为民情怀。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梁家辉重踏知青劳动山路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延安大学校史馆。该馆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延安大学,在战争中培育了数万名青年干部,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到延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看到延安精神的薪火相传,从而树立起师生们高远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劳动教育实践队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学习延安精神
通过为期五天的实践调研,师生们共同学习了延安精神,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踏访了知青在劳动中成长的历程,从而坚定了在劳动中成长的信念!